top of page

閻小穎:財政預算案積極投資未來有助穩固復蘇




2025年2月28日,香港成都社團總會會長、九龍西區各界協會會長、成都市政協常委兼港區委員召集人閻小穎在紫荊雜誌發表文章「閻小穎:財政預算案積極投資未來有助穩固復蘇」,全文轉載如下:


財政司司長2月26日發表新一份《財政預算案》,在連續三年錄得千億元左右的財政赤字,並且須面對經濟轉型期出現的多重困難和挑戰之下,這份預算案平衡了社會各界的訴求,展現出政府力爭儘快回復財政平衡的決心,並且善用資源,投資未來,發展人工智慧,加快推動北部都會區建設,有助穩固經濟復蘇的良好勢頭。筆者歡迎和支援這份預算案,同時亦希望政府繼續變革破局,沉著應對各種挑戰,為香港創造更光明的前景。


根據《財政預算案》的資料,預計今年的綜合赤字為872億元,財政儲備在今年3月31日,預計為6473億元。這已是連續三年出現高達千億元左右的財政赤字,令社會關注政府的財政穩健狀況。綜合地看,這份預算案廣泛聽取了社會各界的意見,平衡各方面的訴求,並首次提出行政、立法、司法機關及區議會全體人員凍薪,以及全面削減政府經常性開支由原來的1%增加至2%,展示了回復收支平衡,保持財政穩健的決心,值得肯定。


除了減省開支,這份預算案亦用了大量篇幅,以專門的章節,關注人工智慧為主導的創新科技產業發展和北部都會區建設。人工智慧已經成為引領全球經濟發展的新引擎,全球各國各地都在積極推進研究發展,香港也必須投入資源,加速發展人工智慧,使之成為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核心重點。


香港學界、科技界和企業界,在人工智慧的技術研究,以及產業發展方面,已經取得一定的進展。比如,香港生成式人工智慧研發中心推出的本港首個人工智慧大模型HKGAI V1,在安全性方面位列全球第一,相關產品已經在政府部門及社會多個領域運用,為香港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能,反映出香港在發展人工智慧方面,具有一定實力。


此外,鄰近香港的深圳、廣州、東莞等大灣區城市,在「人工智慧+」產業發展方面,也已取得驕人的成就,發展出多款領先世界的人工智慧、機器人產品,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。香港正在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,不斷強化粵港合作,這對香港的人工智慧產業發展,也有實質的支持和促進作用。


預算案提出,善用「一國兩制」的制度優勢及國際化的特點,讓香港成為人工智慧產業國際交流協作的彙聚地,通過前沿研究和落地應用,全力發展人工智慧為關鍵產業,並賦能傳統產業升級轉型。預算案的這一方向,準確把握住人工智慧產業帶來的新發展機遇,為香港開拓出新的路徑,引領香港走向高品質發展。


北部都會區是香港經濟社會的未來希望,也是創新科技產業的落腳點,社會普遍期望能優先發展,加快建設。《財政預算案》積極回應了社會的呼聲,將採用更多元的發展模式,包括以公私營合作、原址換地,以及試行「片區開發」等方式,加速發展建設。為確保北都建設按時推進,預算案亦提出適度發行政府債券融資,以確保北都建設不會因公共財政狀況而受制約。展現出加快建設北都的決心,更加表現出敢於破革求新,不斷探索新模式、新機制的勇氣,值得稱讚。


總體上看,這份《財政預算案》既展現了政府努力解決眼前財政困難的決心,又能積極用好資源,投資未來,為香港拓展更大的發展空間,創造更好的前景,值得肯定和支持。


香港正處在經濟轉型的關鍵節點,仍將會遇到更多的困難,也有可能出現更大的挑戰,筆者期望,特區政府也須繼續展現出改革、破局的決心和魄力,要有時不我待的緊迫感,在發展經濟、改善民生的各個層面,作出更大的突破,為香港開創出更光明的前景。

 
 
 

Comments


© 2024 香港成都社團總會 Federation of HK Chengdu Community Organisations Limited

bottom of page